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第七十四章 坩埚

第七十四章 坩埚

推荐阅读: 千秋本王在此重生之黄埔卧底三国之仲谋天下采红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二道贩子的崛起夜色明朝那些事儿凤回巢三国之蜀汉我做主无敌天下江山国色妇科长重生娘子在种田媚乱天下明末边军一小兵晚唐浮生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这是你的江湖呢

好、更完美的结合……

晚间,大明第一个,不,是华夏第一个石墨粘土的坩埚,制作完成。

所谓的坩埚,长三十厘米,宽十五厘米,圆柱形,顶上开口,全部手工,制作的极其精细,放到阴凉通风处,彻底阴干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使用时,将晋铁放置于坩埚之中,使用坩埚架,置于扩大的方炉之中,焦炭加热四个小时,达到1600摄氏度,因为有坩埚的隔绝,炭火并不直接接触铁水,也就是说,煤炭的碳成分,不会进入到铁水之中,从而连续高温之下,产出成分更加均匀、杂质更少的“熟铁”,也就是钢。

其实这个技术并不复杂,其关键的核心就是耐高温的坩埚的制造。

完后用长夹剪把坩埚取出,将熔化的钢水注入铸模之中,冷却之后就成为了钢锭。

一次可出十斤钢,每天两次。

也就是说,一个坩埚一天可出二十斤钢,在现代人看来这十分的少,但对眼前的中卫所,对大明来说,却是划时代的意义。

尤振武的欢喜溢于言表。

众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在少千户得了右方伯夸奖,丝毫不喜,一个粘土做成的小玩意,却高兴成这样?

……

石墨坩埚制成的同时,第一根铳管也制作完成,老刘头亲自将打造完成,刚刚冷却的铳管呈到尤振武面前,尤振武正色接过,仔细检查。

虽然还没有钻孔,只是一个半成品,但其间的精致和用心,却已经是清楚可见。

尤振武拿出自己制作的尺子,仔仔细细的量过铳管的长短口径---因为他事先吩咐过,所以老刘头打造的这根铳管,比大明制式的鸟铳铳管要略长一些,口径不变,总体份量稍有增加。

为什么要加长铳管?因为铳管越长,火药在铳管里燃烧的越充分,推力越大,射程也就更远。

当然了,铳管越长,对铳管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发生炸膛的危险,不过尤振武并不担心,有了坩埚,可以炼出钢水,解决了铁质问题,解除了铳管制造的最大制约之后,后续的问题就都是小事情了。

……

仔细检查之后,尤振武微微点头---在没有机床的时代,只凭人力锻打,就造出如此精致的铳管,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见少千户满意,老刘头微微松口气,脸上露出了笑。

“很好,以后我中卫所所有的铳管,都以此为标准。长一丝不可,短一丝亦不可,质量标准为第一,宁缺毋滥。”尤振武道。

老刘头躬身:“是。”

尤振武对周运:“周佥书,质量标准的把关,我就交给你了。”

周运拱手:“少千户放心,属下必监督不辍。”

尤振武从抽屉里取出一卷纸,递给老刘头,郑重无比的说道:“只有铳管还不行,还需要有配套的几个零部件,如此才能形成完整的鸟铳。这是我画的一张零部件的草图,你带人研究,琢磨琢磨,尽快开始打造。”

老刘头双手接过了,仔细一看,然后脸上又露出了惊讶之色。

----作为老匠人,他一眼就看出,少千户草绘的,并不是他印象里的鸟铳。工部的鸟铳,包括现在孙传庭军中现在使用的,都有火绳,通过火绳点火,引燃火药,继而击发鸟铳,但少千户的图纸里,却没有火绳,只是在铳管尾部,简单的画了两个奇形怪状的器物,其中一个弯曲如小锤子,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1644英雄志更新,第七十四章坩埚免费阅读。!

♤喜欢看韭菜东南生写的《1644英雄志》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1644yingxiongzhi.23quan.com/5236944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